安徽有哪些美食是必须要学的?

在合肥,夏天,吃龙虾和啤酒,那可是绝配啊!合肥这边的吃法通常是香辣龙虾,吃的时候剥壳剩肉,沾取蒜泥、醋等配料。

虾籽面是一道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徽菜系,曾经是安徽芜湖当地人最念念不忘的“奢侈品”,甚至只能在生病、生日时才能吃到,而如今,却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平价享受”。是采用长江中青虾的籽,配以多种佐料,制成膏汤,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煮制而成。面有韧性,味极鲜美,营养价值高。


【资料图】

绩溪菜糕:先将糯米放在水中浸透,然后在乡间的水碓或石臼上捣碎,再用细细的铜细筛筛出,加工成米粉,晒干贮藏起来。食时将糯米粉盛放在木盆内,加入适量水和微量酒酿,然后搅拌成浆糊状,让其发酵,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当糯米粉糊发酵成蜂窝状时,遂按甜、咸两种蒸糕味道配料。甜蒸糕在糯米粉糊内拌入若干白糖、小红枣及红绿丝即可;咸蒸糕则将事先炒熟的豇豆干丁、豆腐干丁和瘦猪肉丁拌入糯米糊中。配好料倒入蒸笼内,厚度均约一公分。蒸糕时,将蒸笼一层一层地叠放在锅内,盖好锅盖后,温火先烧四五分钟,旋即转旺火烧十来分钟,等锅内蒸气上顶数分钟后,再用温火烧若干分钟。当锅内散发出特有的香味时,蒸糕便成了。

口袋鸭:马鞍山汉族传统名菜,味型为咸鲜味。其主料均选用两年以上农家土老鸭和鲜嫩土猪肚,配当归、党参、沙参、枸杞等十多种名贵药材精制而成,营养丰富、味道纯正、开胃健脾、滋阴补肾、活血养颜、四季皆宜。

淮南牛肉汤是安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其菜肴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

地锅鸡:汤汁较少,口味鲜醇,饼借菜味,菜借饼香,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

江毛水饺:是安庆地区一种沿江风味的汉族传统名吃,名为水饺,实为馄饨。因其创始人江庆福颈上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故称“江毛水饺”。安庆人民不要急,听说你那还有鸡汤炒米、山芋粉圆子、蒿子粑粑~~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以歙县、屯溪、休宁、黟县、祁门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除了毛豆腐,还有臭鳜鱼啦~~~

天堂寨吊锅:农户在屋内一角,挖一直径50--70厘米,深约30厘米的火笼,同时,在其屋正上梁上悬木质滑杆吊一铁锅(或铜壶),在火笼上吊锅可随意升降。

秦栏卤鹅:为清末民间烹调能手刘金忠独创,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表面呈金黄色,光洁发亮,香气清新醇厚,油而不腻,烂而不散,美味爽口。因其色香味型俱佳而闻名遐迩,经久不衰。

雷官板鸭:来安县水乡小镇雷官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名菜,因其产地来安县雷官集而得名。起源于清同治年间,板鸭制作采用宰、卤、晾、煮四道工序。板鸭外表色泽光洁,呈乳白色,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进食。民间评价为:“薄如万片糕,嫩得不用嚼”。

萧县面皮:和传统的擀面皮不同,是将面水放进面锣中蒸做出的,吃法主要有卷、调两种。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面皮里可以卷、调黄瓜丝、绿豆芽等,调料有盐、醋、酱油、味精、蒜泥、辣椒油等。

撒汤:为肉汤、肉杂之意,因其字生僻,人误写为"撒汤"、"杀汤"等。

贵池小粑:是池州市民平日必备的早餐之一。它类似于我们所见到的的各种馅料跟面粉的混合物,但是池州小巴却是池州人不可缺少的食品。小粑-以精面粉做皮,粉丝、萝卜丝、豆角或咸菜为馅,平底锅配合菜籽油用木柴火生煎而成!揭盖出锅时香气四溢,脆脆的外壳好看又好。萝卜馅鲜甜多汁,粉丝口味香辣柔韧,腌菜的咸香可口。

阜阳卷馍:是具有安徽地区阜阳特色的汉族传统小吃,起源于明朝,相传是朱元璋和沈万三在落泊时所吃,民间早期称为“粉子馍”,又称万三卷,逐渐发展成卷馍。最著名的莫过于田三卷馍了。还有格拉条,我们还有枕头馍~~

顺安酥糖:铜陵酥糖,是铜陵待客少不了的佳品。提起铜陵顺安酥糖时,人们总是喜欢说:“成块不散,入口即融化,这是顺安酥糖独特的好处,别的地方产的酥糖是做不到这样好的。”

烧饼夹里脊:蚌埠著名的汉族小吃,顾名思义就是由烧饼、里脊肉、酱料等组合而成的一种小吃...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