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烧烤地图|丹东,这座边境之城到底有多好吃?

「我们愿意与你一起探索辽宁的每一处隐蔽角落。我们渴望与你一起挖掘生活的更多细节。我们向往远方,但更痴迷和沉醉于黑土地的烟火风味。」

——小辽编辑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北夏天的快乐,一半来自烧烤摊。

本期编辑:小娴

丹东,处于辽东半岛东南部,是一座位于鸭绿江与黄海汇合处的秘境之城。在这里,山海共生,江海相连。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赋予它诸多令人艳羡的特产。这里有草莓、蓝莓和燕红桃组成的“水果天团”,有以黄蚬子、杂色蛤和梭子蟹为代表的“海产品顶流”......而丹东之美、丹东之好,不止于此。

图源:央视新闻

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它和朝鲜一江之隔。丹东烧烤,完美融合了中式和朝鲜族传统风味,集东北烤肉与朝韩烧烤之大成。在丹东,烤肉叫“盘肉”。至于驰名中外的丹东海鲜,小辽埋个伏笔,咱明天见!

盘肉炭火一相逢,

便胜人间无数。

盘肉,是丹东人在朝韩料理的基础上,融入地方特色的一种肉食料理的统称。这里说的地方特色,体现在对肉的选择和处理上。虽然盘肉各家有各家的风味,但基本操作都是把肉厚切,然后用洋葱和油等调料煨好,再码成一盘。

丹东人吃烤肉很讲究,他们只认本地产的黄牛肉,辅以独特的炭火和秘制的调料,形成了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烧烤体系。

“煨肉”是个技术活儿,有经验的师傅会根据不同位置肉的不同质感,调制出不同的煨料,每种肉都有自己独特的口感。

如果一家烧烤店,他们只用纯木炭,比如:菊花炭、核桃炭,那放心吃,准没错!纯木炭的妙处在于灰小、健康、温度高。用烧烤店老板的话说那就是“火硬”,烤肉的时候可以锁住中间的水分,烤出来的肉木香扑鼻、鲜嫩可口。

好炭火的加持,

让肉的鲜味和香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一般来说,店里销量最高的是上脑和肋条。上脑,细嫩多汁、口感绵软;肋条肉香浓郁、Q而不韧。

肉好,火好,烤制也有窍门。在升腾的热气中,把肉烤至焦黄,此时肉已被油脂全部包裹,泛出诱人的光。蘸上自调的小料,一口下去,那饱满弹润的口感,直击灵魂。

烤得恰到好处的牛肉,微焦但不糊,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就问你,心动不心动?

一般来说,吃韩式烤肉,必点的还有五花肉。成条的五花肉先在铁板上煎到两面金黄,滋滋冒油,散发出微焦的香气,然后再把它们剪成小块,放到烤盘边缘小火烘着。

厚实的五花肉在高温铁板的烤炙下,

脂肪被逼出,真正的肥而不腻。入口后余香犹存,久久不散。

夹起一块五花肉,蘸上烤肉酱,搭配蒜瓣、辣椒圈,再用鲜嫩的野生山蒜苗叶/苏子叶或者生菜叶那么一包。入口,油脂瞬间充溢口腔。这感觉,嗯,真是~太~美~了~

如果你担心空口吃五花肉太重口,

那么用菜叶包肉是对它的最高礼节(不接受反驳)。

烤皮,

保佑每个离开家的丹东小孩。

说到丹东那些不得不吃的美食,烤皮是避不开的话题。外地人来到丹东,看到一家烤皮店其实内心是迷惑的。什么是烤皮?烤的什么皮?

但对丹东人而言,烤皮是心中的白月光。烤皮店就是丹东人心中的风味时光机。不少店最初就是学校门口的小摊,时间久了,有的上了规模,成了连锁小店,这一开就是20几年。

看这烤皮的料!超!足!

一把在手,豪横!

其实烤皮指的是烤豆皮,不过在烤皮店里你吃到的绝不止豆皮,还有鸡皮、面筋皮、薄皮、土豆片、豆腐泡、平菇、香菇根、豆筋、小红肠、鸡胗、牛肉串、鱿鱼串......担心吃不饱?别急啊,这不还有烤饼呢~

招牌的豆皮,松软细薄,火烤之后,刷上秘制酱汁,巧妙地保留适度的水润感,吃起来一点都不干硬。整体感觉会有那么一丢丢甜,如果你是无辣不欢,那就多撒点辣椒面和干调。

丹东人自认他们的烤豆皮第一好吃,嘘~这话不能让本溪人听见。

平心而论,烤皮也不是真的就好吃的不得了,它更像是一种味觉记忆。吃着它,人们好像就能穿越时光,回想起那一段无忧无虑的少年岁月吧。

吃烤皮一定一定要配大香蕉或者津美乐。

没了它们,这一顿就少了点丹东味儿,

小绿瓶承载着丹东多少80、90后美好的童年回忆啊!

在这个有山、有江、还有海的地方,生活的滋味有时候就浓缩在一张张小烤炉之中,随着炭火慢慢升腾.....烤皮会保佑每一个离开家乡去远方打拼的丹东小孩,当然还有大黄蚬子、梭子蟹、面条鱼、虾爬子、泥螺、炒馇子......它们在提醒着漂泊在外的丹东娃,隔三差五地回家看看。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