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资讯丨龙舟竞渡传古风 粤味民俗奏新曲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盐步村青龙龙舟队参加今年农历五月初六举办的盐步锦龙盛会龙舟比赛。青龙龙舟队队员周志权供图


(资料图)

2023广东佛山南海叠滘龙舟漂移赛上,三山新城队的龙舟队员们奋勇拼搏。 黄坚摄

龙舟竞渡,岭南共“燃”。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珠三角各大河道边锣鼓喧天、幡旗舞动、呐喊声声。从广东广州到佛山再到阳江等地,龙舟竞渡的壮观景象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相关赛程也成为许多家庭茶余饭后畅聊的热点话题。

大到珠江,小到城乡湾涌、水道,都成为龙舟比试的赛道。一眼望去,参赛的健儿摩拳擦掌、围观的群众水泄不通。现场之外,龙舟队备战的视频网络“出圈”爆红,龙舟文创产品在电商平台大卖热卖……

今年广东省的龙舟系列文化活动为何这般火爆?连日来,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多位参赛者、观赛者了解到,除了沉寂3年集中发力外,更因龙舟文化在岭南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人千百年来精神传承、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赛事分布广延续传统活力旺

中国城市报记者经梳理发现,今年端午节期间珠三角地区各大龙舟赛事中,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是最受关注的一场赛事。这项广州传统龙舟竞渡赛始于1985年,今年共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驻穗领馆、在穗商会、高校、兄弟城市、对口帮扶城市及广州各区的125条龙舟、近5000名运动员参加。此次邀请赛项目品类繁多,如传统龙舟600米直道竞速、22人龙舟600米直道竞速、彩龙竞艳以及游龙表演等。

今年45岁的“老广”黄坚称,当地每一届龙舟赛自己都会带家人前去观战。“这是由我父母那辈传承下来的文化风俗。虽然我和家人本身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龙舟赛,但在每届比赛必为参赛选手助威打气。”黄坚说,他小时候就很爱看龙舟比赛,虽然当时的场地和船只较为简朴,但龙舟队员激情竞赛的场面和气势一点不输现在。

广州市之外,今年阳江市时隔7年再次重启龙舟赛。6月18日江城逆水龙舟赛当天,数万名市民齐聚河堤正桥和河堤路,感受久违的传统文化活动气氛。在湖南省郴州市经商的阳江人玮枫带着家人提前一天驱车500多公里赶回老家观战。她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自己非常喜欢龙舟比赛,队员们那种不畏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激励人心,让在外奋斗的她更加坚定了“爱拼才会赢”的信念。

在佛山市举办的叠滘龙船漂移大赛也以独特风格吸引了广大群众。船身超25米长的龙舟在一条条窄小的河道上快速冲刺、灵活漂移。虽险象丛生,但队员们依旧勇往直前,“宁可煲烂,不可扒慢”(宁可撞坏船,也不能划慢桨)是他们在训练和比赛时常挂嘴边的座右铭。

特色话题“出圈”基层比赛精彩

除了官方组织举办的龙舟活动,在广东省,基层自发开展的各类龙舟活动亦在端午节期间绽放精彩。有媒体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广东各地共举办了229项龙舟赛事,其中200余项是在县区、镇街、村之间进行。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这其中,被称为“房东水上大战”的南海超级龙舟联赛暨2023“沥桂一体·美丽家园”龙舟赛等通过网络传播,在多个平台备受关注,“房东”参赛一时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

龙舟队员为何被称为“房东”?佛山市南海区盐步村青龙龙舟队队员周志权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村镇“扒龙船”的队员们大多需要长时间集训,故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具有显著优势,网上把这些队员戏称为“房东”,相关龙舟赛也被称为“房东水上大战”。加上近期一些训练和解说视频在互联网上频频“出圈”,导致村镇龙舟队被网友戏称为“房东龙舟队”,真正的队名反倒鲜有人关注。

谈到自家龙舟队时,周志权言语中满是骄傲。他介绍到,青龙龙舟队一船可坐80人不等,船上设2名舵手、1名鼓手、1名旗手,其余都是扒手。“我就是一名‘扒仔’,在中仓位置为船只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他说,“青龙龙舟队的很多成员从小就跟父母接触龙舟文化。此次比赛中,我们船上还有一对父子并肩作战。”

关于网传龙舟赛都设多份高额奖金一事,周志权予以否认。“至少盐步龙舟赛的奖励中,前4名都是奖杯、烧猪、烧酒和少许奖金。”他说,“对于我们来说,赛龙舟纯属兴趣爱好和文化传承方式,与奖金无关。”

在周志权看来,同村人组团参赛有很多利好,如交流机会多、集体凝聚力强、训练时间便于协调等。龙舟赛之余,周志权与一些队员会定期组织聚会,讨论琢磨扒姿、跪姿;如时间充足,他们还会带上设备开展长途训练。

“停赛这3年,我们从没停止过训练。”在介绍龙舟队训练情况时,盐步廻龙龙舟队队员简生说,“比赛前数月训练节奏会更紧凑,队员们一般于每天傍晚6点半在码头集中,先是点名记分,然后登船做热身活动。训练开始后,船只被扒到设定的起点位置,先开始1000米1组的双向训练,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再扒1组。一个晚上通常开展3组训练。”

崇龙亲水赓续文脉展新姿

龙舟赛在广东的人气为何这么高?知名广府文化学者、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岭南大地上,龙舟文化有两千年以上的传承历史。根据著名学者、诗人、民主先锋闻一多的考证,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早于屈原所处的东周时期,其初衷更具深层次的历史意义。赛龙舟是广东人从古至今崇拜龙图腾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他们对“龙的传人”的自我认知与理解形式。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为傲,广东人的这种意识尤为强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已渗入广东文化脉络中。如今,在广州、佛山两地许多民俗文化、传统仪式及建筑装饰中都随处可见龙的身影。而且在龙舟赛举办期间,人们食龙船饭、挂龙子幡,龙舟出征前要举办“龙头祭”,比赛时还要举行“起龙、采青、赛龙、藏龙”等各种仪式。

“‘龙头祭’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饶原生介绍“龙头祭”仪式时称,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广东省佛山、中山、东莞等地的龙舟队会沿水路汇聚到佛山市勒流镇龙眼村进行龙眼点睛,寓意龙舟点睛后便有了灵性,不再是“盲龙”。据悉,此习俗已延续数百年之久。

谈到广东省今年龙舟赛的盛况,饶原生认为各类赛事更像因疫情沉寂3年后,专属广东群众的一场文化嘉年华。他解释称,岭南文化是一种亲水文化,热衷经商的广东人讲究“风生水起”;而粤语词汇中的“心水”“威水”也都和水有关,是广东群众对水的呼唤。此外,广东省的地缘特征以河流为主。古时,当地人出行均以舟代步,时至今日,不少地区还延续着这种传统出行方式。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龙舟赛在珠三角地区的全民参与热度那么高。

饶原生同样注意到广州、佛山村级龙舟队被网友关注热议这一现象。“村级龙舟队组赛参赛在广东具有悠久历史。过去,几个村落组织龙舟比赛,主要为增强交流、缔结友谊。此外,村级龙舟队的队员都来自同村,有着相同姓氏,非常重视祠堂文化,这就更加能够提升龙舟队的凝聚力。”饶原生说。

“其实从发展沿革上来看,早期龙舟赛仪式感更重,讲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所以当时船体由沉重的木头所制,不像现在的龙舟船体多采用新型材料,竞速能力大大提升。”饶原生表示。

对于龙舟赛发展及文化传承未来的方向,饶原生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是进一步保护河涌生态,龙舟活动与水紧密相连,想要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习俗,提升河涌水质是关键;其次,应提升龙舟赛的安全性。参赛选手要守文明,不能过于争强好胜,背离活动初心;最后,举办方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加强龙舟赛事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监管。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